小学生,把自己盘上了高位热搜。连陆毅闺女都盘着呢。
1、小学生盘串中年人别来沾边
盘串这股风潮从何而起,没人知道答案。只知道过去一个月,全国小学生的日常话题,不是吃了吗?作业做了吗?
而是:盘着呢?
上课盘,还没进教室就能听见哐啷哐啷哒哒哒盘珠子的声音,寺庙都不一定有着动静。
老师也比之前更忙了。过去上课收手机,现在上课收串:
“来来来,还有谁,都交上来!”
学盘,回家路上就去小卖部找找新珠子。
校门口小卖部老板也纳闷,塑料手串怎么就大卖了?赶紧连夜上新。
以前是文具店,现在是文玩店。
重点是,孩子们盘的还特别认真,讲究手法。
传统一颗颗盘的手法,小学生们看不上,都讲究横着盘。要先盘个 8 字,然后绕成两个小圈,上下揉。
这种玩法在文玩界,叫绕指柔,属于盘串界的中高端玩法。
你要是和他们说盘珠子讲究的是材质,包浆和变色,得用汗浸润,他们才不管中年盘珠那套逻辑,在孩子们眼里,塑料珠子亮晶晶,有渐变色才好看。
当然也有一些小学生失败了。因为买的是塑料的,硬塑料不会变润,只会变脏和掉色。
可小学生从不会因此感到沮丧。
因为他们盘串的理由衷太简单了 ——— 他们只是想听这种“哒哒哒”的声音,用来解压和助眠。
2、难以理解,简直难以理解
小学生盘珠子的事儿,让部分家长坐不住了。
不理解,不理解为什么要盘塑料珠子,家里明明有祖传的核桃紫檀星月菩提和水晶。
不理解,不理解每次孩子振振有词说的:“盘珠子能缓解压力”的压力从何而来。
但是不得不承认,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觉得自己的事是天大的事。
比他们成熟的初中生高中生,因为升学考试的压力,正在沉迷算卦烧香,求神拜孔子。
而比他们更成熟的大学生,暂时把四六级放在一边,在沉迷看动画片。尤其是什么大耳朵图图,天线宝宝,花园宝宝。
别着急,比他们更更更更成熟的打工人……他们在敲电子木鱼。
所以,也不必去审视小学生的压力。
在他们眼里,这次考试进不了全班前十,下次运动会跑不赢200米,都是会好几个礼拜吃不下睡不好的压力程度。
他们也需要自己的解压方式。
3、盘串、咕卡、史莱姆都是童年的一部分
盘串并不是小学生的第一个新潮流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从一开始流行起来的手账、火漆章、到起泡胶、史莱姆、纳米胶、咕卡、盘串……
更别说各地不同的潮流了:转鲁班锁,玩蛋仔派对,流行写同人文,玩小麻薯胶带。
大人惊觉自己老了的时刻,就是开始不懂小学生的时刻。
“为越来越不懂孩子的世界,感到惶恐。”
其实不用这么伤感啦,换个角度,这不就是孩子们的童年嘛。
爸爸妈妈回想一下的小时候,不是也有很多新奇有趣的玩意,什么四驱赛车,打沙包、跳皮筋,用亮晶晶的绳子编手串……
正是这些忙里偷闲的小乐趣,让童年不只是题海战术,还有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的美好回忆。
所以孩子们开心就好啦,童心未泯的家长也有也可以试着盘串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