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9日,华为招聘官微发布消息:华为面向全球招募“天才少年”,华为称渴求有能力、有意愿挑战世界级难题的“天才少年”。
要求不限学历、不限学校。在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材料、计算机、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。加分项为重量级科研成果/论文/专利,重点实验室/尖子班毕业,国际顶级竞赛获奖。
华为表示,将为“天才少年”提供世界级挑战课题,大牛导师,全球化的平台和资源,以及5+倍薪酬。
消息一出,立刻引起了网友们关注,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入选华为“天才少年”呢?
“天才少年”聚焦人工智能和算法领域
华为的“天才少年”计划最早为外界所知,源于华为创始人、CEO任正非2019年在公司经营管理团队EMT的一段讲话。
他称:“华为公司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往前走,自己创造标准,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进,那我们就是标准,别人都会向我们靠拢。今年我们将从全世界招进20~30名‘天才少年’,明年我们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~300名。这些天才少年就像‘泥鳅’一样,钻活我们的组织,激活我们的队伍。
”华为天才计划对申请者具有很高的要求:国际顶刊论文发表数量及引用量丰富者;研究方向有出色及丰富的商业化成果;有知名赛事名次者优先。
天才少年” 的招聘流程非常严格,一般需要经历 7 轮左右流程(简历筛选、笔试、初面、主管面试、若干部长面试、总裁面试、HR面试),最终还要通过华为总裁的面试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都有可能失败,难度非常大。
华为对“天才少年”的年薪分为三档,最高档为182万元-201万元;第二档为140.5万元-156.5万元;第三档为89.6万元-100.8万元。
华为在2021年年报发布会上透露,2019年和2020年两年时间,华为大概招聘了2.6万应届毕业生,其中300多人为华为定义的“天才少年”。据悉,华为很多“天才少年”都聚焦在人工智能和算法领域。
目前,公开报道的“天才少年”有20多位。其中2019年9位,2020年6位,2021年4位。2019年入围的9名“天才少年”,全部都是博士;2020年的6人中,彭志辉是人工智能,张霁、刘大一恒、姚婷、丁聪、张子杰都是计算机;2021年的4人中,廖明辉是计算机视觉,武敏颜和江奎是计算机,周满是信息安全;2022年的林田是电子信息方向。
在这些“天才少年”的履历中,基本都是出自名校: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四川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复旦大学等……
华为心声社区曾披露任正非对天才少年的选拔标准,他说,“目前的教育体制可能还停留在工业革命时代,理论建设不够,不适合信息时代,希望在教育上能够真正重视,允许一些‘怪异’的学生成长。我们公司的天才少年,最重要的是看他的破题能力,而不是他的综合素质。”
大势之下,企业急需科技创新人才
虽然我国的科技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,但依然面临着在关键核心领域被“卡脖子”的情况。然而,关键核心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,解决的办法在于技术突破,也在于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。
大家都知道,当前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,尤其是近几年来,美国对中国的芯片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制裁。
人工智能时代,谁自主掌握了核心科学技术,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。人才,高端技术产业,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最想要得到,也是最难求的东西,得到一个人才,你手里就能掌握一种技术的核心科技,得到了一个人才团队,你就能得到一个产业的核心发展秘密。
据了解,华为一直倡导校企联合。特别看重计算机人才的培养。目前,华为与全球300多所高校、900多家研究机构和公司合作,每年与高校合作费用达4亿美元以上。其中,与中国高校合作费用约16亿元人民币。
华为“天才少年”大多热衷编程
带大家一起看几位华为“天才少年”——钟钊,2019年入职、拿到200万offer,仅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一项爆炸性的成果:成功开启Auto ML(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)算法研究大规模商用的先河,攻克了图像像素处理算法中,算法精度与模型大小平衡的重点难题。将AutoML算法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到了千万台华为Mate系列和P系列手机上。
钟钊父亲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,也是“中国原子弹之父”钱三强和“中国的居里夫人”何泽慧夫妇的学生。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,钟钊在很小的时候便对计算机编程产生了兴趣。在父亲寓教于乐的教育下,钟钊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自学代码,并且能够做出一些简单的网页,在大学填报志愿时,钟钊毫无疑问的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。
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,钟钊所在团队获得了湖北省一等奖,2013年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获得了特等奖。
钟钊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来源于父亲从小对他计算思维的培养以及个人的不懈努力。
另外值得关注的是,2022年1月,华为签下两位俄罗斯“天才少年”加入华为。其中一位是22岁的Valeria Ryabchikova,在2021年10月获第44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(ICPC)冠军。和Valeria同一天加入华为的还有一位年轻的ICPC半决赛优胜选手Ilya Khlyustov。
据华为介绍,Valeria今年22岁,毕业于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信息科学数学机械研究所。从小Valeria就喜欢解决有趣的数学难题,在小学期间就参加数学竞赛,从10年级开始参加编程竞赛,从中获得了很多乐趣。
进入大学后,Valeria仍然继续参加比赛,在一次比赛后,她被Shmelev Alexey教练发现,邀请她加入自己的ICPC训练课堂。Valeria一直活跃于一个某在线编程平台,一直不停在平台上孜孜不倦地刷题、敲代码、做任务,迄今为止解决了超1900个任务。
ICPC 被称为“编程界的奥林匹克”,至今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,是世界上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编程设计竞赛。
AI时代,青少年如何做好准备?
从天才少年的个人经历可以看出,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,计算机编程相关专业将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。
AI时代,召唤信息技术人才,据预测,未来五年我国信息化人才总需求量将高达1500万到2000万人,计算思维、编程语言将会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!
“AI孙燕姿”成新顶流,人工智能时代,我们应如何应对?学习编程信息学知识,参加信息学竞赛,比如CSP-J/S、NOIP、NOI、IOI等,也可以为未来冲刺名校、入选天才少年做好准备,比如Valeria就热衷编程比赛。
青少年的家长们,一定要提前做好编程学习规划。
未来已来,学习编程正当时!